不管是改了五遍的报告稿子,还是修了五遍的ppt,我在这个过程中回顾、修剪了很多,不禁长吁口气:将兴趣与课程研究结合(初衷)是美好的,可真正进入这一实践场后,实在发觉这两者并不相同且困难重重。发给佳梦之前,心里还有些惴惴不安,等下我这一改,又累得主持人要修改串讲词了!可令我特别感激的是,她近乎“秒回”的速度和建议提出,让我不由得钦佩。
说实在的,一开始是因为自己的爱好,加之初生牛犊“不知天高地厚”,总以为读一些理论和知识就能直接“大刀阔斧”做课了,其实对于打开学生对这个字的视野、分析字理的方法还完全没有形成自觉的知识结构。直到一次次磨课、评课、听课、上课,反反复复比对、历练、淘洗,才使我越发注意到:
①“教什么”的问题
汉字的文化、汉字与文化的比重;
教学环节、逻辑联系 忌- 囫囵吞枣、含混不清
建构课程、选取语料 需- 有迹可循、博观约取
②“怎么教”的问题
预估学情,教师的“教”更多应通过有意义的情境创设和有价值的任务设置来支持服务于学生的“学”。于是,不仅是课例展示上,更落脚在家常课上,在继续保有对文化研究的热情的同时,先进一步夯实这一方面的基础和教学技术的基本功。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心态。无可避免的,我们确实在一个“内卷”的时代,但参加课改团是我自己做出的决定,是我对自己的期待,所以,也决定了我在这一方面投入的时间、精力的侧重。坦诚地说,从2022年7月到现在,这一年半的时间以来,我有过怀疑、懊丧,但更多的是含着泪的笑容。有几次的正、负面反馈似乎还不时地叩问着我,但令我蛮庆幸的是,我的取向已经由主动或被动地“向内卷”,而转为“向内求”。无论是郑老师、钟老师,还是团队中的每一个伙伴,也给予了我十分宝贵的批评和教导,不断将我拉回教与学的实践场,并反复锤炼着我的“分寸感”“信念感”。
郑老师说“和孩子们一起学习”,这一句话我记在心底,这其实也是一种“认知”,让我无比期待:自然而然地找到贯穿前后的一套阐释方法,只要我能把握住它解释思路的基础上,某一天,我联想到一个问题的时候,也许突然之间就悟了,这一天终会到来。就像昨天听《望见山水》的时候,我对丛蓉开头的导入部分,兴致盎然,觉得节奏行进虽疾但也轻快,中间似乎粘滞了些,不免遗憾。二年级的孩子能欣赏赵孟頫这些大家的画作么?存疑,不如舍去?还有益君的这节《有趣的汉字》,我坐在前排中间,实在是一场“沉浸式体验”!嘘——安静,我们正“专心致志”地听蜘蛛织网的故事呢!至于月昕的《鼎》,扛鼎之作,毋须赘言了,但结合课上学生的仿作,想起钟老师、郑老师提到的 让汉字文化课与习作练笔这类对接,细想来确实是一条值得研究的思路。思妙的《跟水去旅行》,课件、学习单制作无一不精,微微觉得有些沮丧的是,再尽其所用些就好了。这似乎是经常在我们身上发生的:有时候你全力做足了准备,但现实的呈现却达不到预期。课中令我印象比较深的还是“牛毛细雨”,若是教师引导评价时扣住“牛毛”这一比喻,那么学生是不是会在学习单上将汉字画描绘得更细腻一些呢?(细、密、多、短、长、触感……)倒是个思维辨析的点。后面听妙的说课,我觉得教师其实是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要往哪儿去的,或许是时间的限制,才未能尽善尽美——哎,是谁说的,课堂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呢!
学术性、知识性的东西不可能构成全部,我们同样需要沟通,需要与人合作的能力,需要情感价值——这一点体现在报告和“圆桌派”上。背后的故事在让人动容的同时,也不得不承认:汉字文化实实在在地与我们的工作、生活密密地缝合在了一起,很难再分开了。
课改团陪伴着我们从疫情期间走到后疫情时代,每个月一次活动的筹办,让我见证了集体的价值与魅力:是跨学校不论地域的思维碰撞、犀利辩驳、对不同的声音持开放的态度,更是一路以来不论回报的指引、扶助、激励与陪伴,让人更加坦然地丈量自己与优秀的距离。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始终怀揣着一份赤忱的人文情怀,也即钟老师总是提及的“最终的问题意识肯定还是要落回人本身”,这也就需要我们把人当作目的,而非手段。我想,汉字文化课程改革研究一定会与我们教师、我们的孩子保持深切的共振,这种共振的触发点未必都在面前这些清晰可见的汉字当中,也在我们日常的生活经历和情感经验当中。特别是在观赏完曹飒飒的《成长中的子》后,我忽然发觉:哦!这就是不落痕迹的教吧,看似漫不经心,由“猜”这一个字贯穿教学的始末,很是自然。收尾与转接处的情感价值观建设也水到渠成,大象无形,真的很值得再细品——特别是我听曹飒最后说,可能若干年后又会把这节课推倒重来,换一种演绎时,我简直心里大哇特哇了,真的很飒!
最后,以我大爱的苏轼先生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这句话,用来收尾,最是恰当不过,便享受这迎面而来的风吧,无论顺逆,皆可同风起呵!